为全面从严治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对加强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定三有”、“六强六过硬”等一系列工作机制相继建立完善。在此基础上,赌博软件就如何管理才能充分调动村级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为民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开展了专题调研。从调研结果来看,广大干部群众普遍认为,在农村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是促使村党组织书记认真履职、服务群众的制度保证,是强化村党组织书记管理的有效手段。
明确责任主体,解决“谁来考”的问题。坚持日常管理考核与年度目标考核相结合、组织考核与民主测评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便于联系的原则,组织部门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负责绩效考核的宏观指导和检查督促;各镇党委作为村党组织书记管理主体,负责村党组织书记绩效考核的组织实施;部分党员群众代表参加村党组织述职评议工作,参与满意度测评工作,让普通党员群众手中也有“尚方宝剑”。
突出工作重点,解决“考什么”的问题。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科学制定绩效考核办法,重点突出日常管理考核、年度目标考核、群众满意度考核三项考核指标。其中,日常管理考核,由各镇领导班子根据目标承诺、定期学习、轮流值班等日常管理制度落实情况,集体研究,综合研判,量化打分。年度目标考核,围绕农村基层党建、村级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民生事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等指标,按完成比例量化评分。群众满意度考核,结合每年开展的村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工作,组织与会人员对村党组织书记进行民主测评。
严格规范程序,解决“怎么考”的问题。实施绩效考核,村党组织书记干好干坏,总体评分一目了然,考核程序公正透明。初评考核等次。镇党委召开会议,根据日常管理考核、年度目标考核和群众满意度考核综合得分从高到低排序,根据行政村党组织书记数量,按照合理比例确定一、二、三等奖。部门联合审查。组织部门会同纪委、农工办、卫计委、安监局等部门进行审核把关。对当年在廉政建设、农民负担、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等方面发生重大责任事故或群体性事件造成重大影响的,取消考核等次。确定考核等次。部门联合审查结束后,由组织部门将审核结果反馈至各镇党委,各镇党委根据审核结果最终确定村党组织书记考核等次,并在辖区内进行公示后,由财政部门兑现考核报酬。
强化结果运用,解决“如何用”的问题。把考核结果作为村党组织书记评先评优、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省、市、县优秀党组织书记、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以及外出培训、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等,重点向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倾斜;结合镇党委换届工作,大力推荐优秀的村党组织书记进入镇领导班子。同时,与村党组织书记待遇补贴相挂钩,适当拉大一、二、三等奖之间的考核报酬差距,通过奖惩机制的完善,全面激发村书记干事创业活力,营造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形成“先进不满足、中间坐不住、后进劲儿足”的良好局面。